找到相关内容105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学佛次第

    ,您看佛法也讲求圆融应世,普渡众生,若不深入世间,断然无法以此广结佛缘,更遑论普渡众生了,是故“尽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,尽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里。”华严光明的世界,当下是处现成,而人无敏锐的感性即无法认清...

    陈启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3740595.html
  • “佛”与“阿罗汉”有什么异同?

    佛法的世界里,依着自己的修学,敏锐地观察与思惟,觉证了缘起与四圣谛之真理而解脱。但阿罗汉弟子们则是在佛陀的教导下,才能同样地觉证了缘起与四圣谛之真理而解脱的。  2.佛陀是「人、天之师」,他有无比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1042479.html
  • 佛与[阿罗汉]有什么异同?

    佛法的世界里,依着自己的修学,敏锐地观察与思惟,觉证了缘起与四圣谛之真理而解脱。但阿罗汉弟子们则是在佛陀的教导下,才能同样地觉证了缘起与四圣谛之真理而解脱的。  2.佛陀是「人、天之师」,他有无比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2245202.html
  • 实验证明:打坐可以改变脑结构!

    作用?   据新科学家网站15日报导,美国肯塔基大学(University of Kentucky)的欧哈尔与同事,通过“心理动作警觉作业”肯定了以上的问题。这是一种公认的测试睡眠缺乏对人思考敏锐度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4246373.html
  • 冥想

    所谓的冥想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,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。简单的说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,而达到「忘我之境」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。这不是要消失意识,而是在意识在十分清醒的状态下,让潜在意识的活动更加敏锐与活跃,进而与另一次元的宇宙意识波动相连接。 宇宙本身充满著波动,波动即是资讯,充满著未知的构想。藉由冥想开启右脑的人,能够自由自在的使用宇宙的资讯与构想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1046432.html
  • 人死后能否继续思考

    游荡,和别人交流。  这4个人还说,当时他们感到安详、快乐和舒坦。有人则说,自己感到时间变快了,意识更敏锐了,对身体却失去了感觉。他们报告说,看到了明亮的光,进入了另外的世界并和死去的亲人交流。一名自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3046745.html
  • 无禅茶不香——舒曼《吃茶去》序

    更为难得的是,他敏锐的感觉到赵州和尚“吃茶去”对河北茶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,认为它将成为河北省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,于是就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到对“禅茶一味”。的研究方面,写出一组以“吃茶去”为主题的文章。据...

    陈文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5950993.html
  • 《禅缘》序

    纬度,别具慧眼,敏锐、冷静、深沉地观察生活,领悟人生,独抒性灵——山溪流水尽是广长舌相;翠竹黄花无非清净法身。一种庄严、清净、平等的,极具空灵明澈的觉照境界,遍满生活中,在眼所触,耳所闻中。  愿这个...

    释昌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2152777.html
  • 念头

    背后没有另一个常一不变的本体。念头自己会思考,它总是不请自来。当对念头有强烈的“疏离感”时,你会发现,它将无法持续太久。而当我们敏锐地察觉念头的生起时,它将立即消失无踪,你的注意力也可以很快地回到呼吸...

    Joseph Goldstein著 林武瑞 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3353060.html
  • 团体互动面面观

    团体互动面面观  /林武瑞  修行需要两面镜子:一面自我观照省察的镜子,一面道友回馈的镜子。  四念处的修行,始于自觉——观察自己生理反应、苦乐感受、心念变化及烦恼背后的根源,而终于觉他 以自己修行的体验,如专注的定力、敏锐的观察慧为基础,来透视他人苦恼之因果始末,为之解粘释缚。  就自觉——自我观察——而言,在尚未破我见之前,对自我身心的观察,以及烦恼生起始末的因果分析,免不了曾受过去学习...

    林武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3653123.html